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,但其中有3次都是因为缺粮而被迫退兵,非战之罪。
到了第五次,诸葛亮一改过去从汉中运粮的方法,开始在魏国境内屯田种粮,准备长期作战。只可惜还没有等到粮食收获之时,诸葛亮就溘然长逝了。
(资料图片)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第二次北伐,228年诸葛亮领兵数万出兵陈仓道,包围陈仓。一连围攻了二十多天无法攻克。汉军粮草不继,魏援军快到,诸葛亮只好再退回汉中。
第四次北伐,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北伐,以木牛运粮,包围祁山堡。蜀军在野战中多次击败魏军,迫使司马懿采取守势。蜀军收割了上邽成熟的麦子,获得粮食补给,而魏军则被迫从关中运粮,甚至从羌人那里征收粮食。
五年,蜀出卤城。是时,陇右无谷,议欲关中大运,淮以威恩抚循羌、胡,家使出谷,平其输调,军食用足,转扬武将军。 ——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郭淮传》。
但上邽一地的粮食毕竟有限,魏军坚守不出,时间一长蜀军坐吃山空再次出现粮食危机。六月,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,只好引军退回。
司马懿说:“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,彼进不得志,退无与战,久停则粮尽,虏略无所获,则必走矣。走而追之,以逸待劳,全胜之道也。”
于是公元234年,诸葛亮第五次北伐。他率军出斜谷,占据渭水南岸,而魏军在北岸和武功水东岸扎营,与蜀军对峙。
渭水南岸土地肥沃,又靠近水源,非常适合种粮。针对司马懿坚守不出的策略,诸葛亮索性也开始打持久战。他下令就地屯田,补充军粮。
不过诸葛亮没能等到粮食收获,就积劳成疾而死。
亮粮尽势穷,忧恚欧血,一夕烧营遁走,入谷,道发病卒。——《魏书》。
如果诸葛亮多活十年,那么他在魏国前线屯田种粮打持久战的计划是否可行呢?
首先我们先从蜀军的战斗力方面说说。
在诸葛亮的率领下,蜀军攻城能力较差,比如数万大军围攻只有1千人守卫的陈仓竟然二十多天都打不下来,实在是战绩太差了。
但在野战中,蜀军的战斗力非常强,曾多次大败魏军。
诸葛亮派魏延、吴壹攻入南安阳溪,大破魏将郭淮、费曜等。
卤城之战,诸葛亮派大将魏延、高翔、吴班大败魏军,斩获魏军的首级三千级,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、角弩三千一百张 。
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跟诸葛亮打野战,就是畏惧蜀军强悍的野战能力。
如果诸葛亮多活几年,蜀军在渭南连续获得丰收,丰衣足食,那么会怎样呢?
难道两军会一连好几年在渭水、武功水对峙吗?
孙子兵法有云:“五则攻之,十则围之。”
诸葛亮兵少,自然无法进攻,否则就会把自己陷入不利境地。
所以诸葛亮也不会主动进攻,双方恐怕会长期对峙。
但如果诸葛亮把五丈原作为大本营,积蓄粮草,而自己和魏延等则率领一部分军队渡过渭水或武功水继续东进呢?
魏军会不会出营垒与蜀军打野战呢?
如果魏军仍然坚守不出,任由蜀军在野外纵横掳掠,那么恐怕关陇一带会民怨沸腾吧。
蜀军虽然打不下城池,但村镇还是可以的。
蜀军将关陇各地村镇的民众一波一波的迁到汉中去,削弱关陇一带的民力,长此以往,魏国也受不了。空有领土而没有人民,那么这片领土就没有意义了,因为没人开发。
在三国乱世,人力是最宝贵的资源。
当时群雄争霸,掠夺人力是重要目标之一。
街亭失守后,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,后引兵退回汉中。
延熙十七年(254年),姜维率军出陇西,先后攻破河间、河关、临洮等地,拔其县民还蜀。
可见蜀汉北伐除了攻城略地,掠夺民力也是战略目标之一。
如果魏军出战,那么凭借蜀军的强悍野战能力,必将将其击败。魏军离开营垒打野战,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。
这里其实有个变数,就是东吴。
由于蜀吴联盟,所以有时候也一起出兵,诸葛亮出祁山攻打陇右,而东吴则出兵攻打合肥。
但合肥对东吴来说就是叹息之壁,死活打不下来,但仍然可以减轻蜀汉的一部分压力,吸引魏军相当一部分兵力,尤其是令京师洛阳禁军无法全力支援陇西战事。
到了这个时候,就是拼消耗了。
诸葛亮的蜀军在渭水屯田,获得粮食就可以减少对汉中的依赖,而魏军也可以屯田,然后从关中运粮。两军长期对峙。
如果诸葛亮打造攻城器械,派出部分兵力沿着渭水南岸一路向西攻打陈仓,迫使魏军来援,做到围点打援,可以在野战中消灭魏军。这样一来,就迫使魏军离开坚固的营垒来与蜀军打野战了。
如果魏军做事陈仓被围攻而不救,那么蜀军以多数兵力,再加上打造的攻城器械,时间一长陈仓内无粮草外无救兵,只有被攻克的份儿了。攻克了陈仓,就可以是使蜀军的活动范围扩大,在陈仓道的北端获得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,成为北伐的桥头堡。
总之,如果诸葛亮有了足够的粮食,就有了足够的实力可以与魏军长期作战,会想尽各种办法削弱魏国,或者诱使魏军出战,然后在野战中将其消灭。
假如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,或祈南斗求寿成功,那么不敢说他统一天下,起码占领关中还是可以做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