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史记》的写作 《史记》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。

2、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,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。

3、 对司马迁而言,首先是秉承遗命,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。


(资料图片)

4、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,但是,这个愿望未能实现。

5、临终司马谈嘱咐儿子:“余死,汝必为太史,为太史,无忘吾所欲论著矣!且夫孝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此孝之大者!夫天下称诵周公,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,宣周召之风,达太王王季之思虑,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。

6、幽厉之后,王道缺,礼乐衰,孔子修旧起废,论《诗》《书》,作《春秋》,则学者至今则之。

7、自获鳞以来,四百有余岁,而诸侯相兼,史记放绝;今汉兴,海内一统,明主贤君,忠臣死义之士,余为太史而弗论载,废天下之史文,余甚惧焉!汝其念哉!” 修纂史记,这是延续祖先文化生命的名山事业,作为太史令,不能履行使命,罪莫大焉。

8、此后,父亲的遗命总是在司马迁的耳际回旋着:“先人有言,自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,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,有能绍明世,正《易传》,继《春秋》,本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之际,意在斯乎!意在斯乎!”? 时代也提出了构建新的历史文化文本的内在要求——?“余闻之先人曰:‘伏羲至淳厚,作《易》八卦。

9、尧舜之盛,《尚书》载之,礼乐作焉。

10、汤武之隆,诗人歌之。

11、《春秋》采善贬恶,推三代之德,褒周室,非独刺讥而已也!’汉兴以来,至明天子,获瑞符,封建禅,改正朔,易服色,受命于穆清,泽流罔极。

12、海外殊俗,重译款塞,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。

13、臣下百官,力诵圣德,犹不能宣尽其意。

14、且士贤能而不用,有国者之耻;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,有司之过也。

15、且余尝掌其官,废明圣盛德不载,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,堕先人所言,罪莫大焉!”? 为了写作,司马迁可以说耗尽了毕生精力。

16、撰写史书,需要大量收集材料。

17、《史记》的取材极其广泛,一是文献材料,其中有《夏小正》、《世本》、《秦纪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国策》、《楚汉春秋》等数十种。

18、二是交游所得。

19、司马迁一生交游很广,彼此过从往来,也获得了许多极珍贵的史料。

20、三是实地采访。

21、司马迁二十岁即四处游历,行程几乎达到西汉王朝的全境,看了好些古代遗迹,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,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历史材料宝库。

22、在游历的过程中,司马迁还特别注意金石碑刻的记录,开创了运用金石材料的先例,如《秦始皇本纪》等。

23、 如果仅仅是历史材料的堆积,当然也完成不了一部伟大的著作。

24、司马迁之所以蒙受奇耻大辱却“就极刑而无愠色”,是因为具有伟大的抱负。

25、他说:“仆窃不逊,近自托于无能之辞,网罗天下放失旧闻,考之行事,稽其成败兴衰之理,凡百三十篇,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

26、”(《报任安书》)只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,才支撑着艰苦卓绝的编写工作,给中国历史学留下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38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