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付彪
7月毕业典礼结束,大学室友们纷纷离开了校园。宿舍里只留下董蔓(化名)。她主动申请了延期毕业,“论文在修改阶段了,同时也准备考公务员”。董蔓不是个例。临近毕业季,记者在多地高校调查采访发现:过去由于学分未达到要求或者身体等原因不得已而为之的延期毕业,现在成为更多学生的主动选择。网络上,也出现了大量主动延期毕业学生的“经验分享”,只不过,评论区很快被质疑湮没。(7月25日《光明日报》)
高校学生主动延期毕业,在国外大学中颇为常见。就是实施弹性学制,允许不符合毕业要求或没做好毕业准备的学生,选择“间隔年”的方式晚毕业,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,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。我国虽未普遍实行弹性学制,但在难就业、强竞争的背景下,也有部分地区提出“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,其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视同为应届生”,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“间隔年”、主动“延毕”的方式进行过渡。
但在很多人的眼中,“延毕”是一个贬义词。无论是主动申请还是被动“延毕”,常常与家庭变故、生理疾病,以及挂科、毕业设计不合格等学业问题画上等号。一旦“延毕”,学生很容易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,背负的压力倍增。比如,“延毕”会导致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增加;在用人单位看来可能会认为是能力不足、抗压性不强的表现;还可能会导致失去在正常毕业前求职的机会、竞争力受到影响等等,这些都会让“延毕”学生感到困扰。
笔者以为,对于学生主动“延毕”,我们大可不必谈之色变。在利益主体多元化、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,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应该被尊重和包容,而不应该被误解成学生因学业不精、能力不足才不得已的选择。当然,“延毕”不是逃避就业的借口和挡箭牌,而是用来思考、学习成长的缓冲区。每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寻找、人生方向的抉择来自思考。经过深思熟虑,才能让自己不再囿于现状,有着更为广阔、更为多样、更为理性的人生选择。
当下就业形势较为严峻,据教育部统计,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。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生命轨迹。”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,“慢就业”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。与其缺少规划急切进入就业市场,不仅达不到心理预期,甚至可能遭受社会的“毒打”,不如主动选择“延毕”与自己和解,重新审视自我,理清需求和未来规划。就像不少“延毕”学生说的:一辈子那么长,“再战一年”又何妨。
人才是多样性的,“掐着表”要求学生在同样时间毕业,并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,希望社会不必急于否定“间隔年”、主动“延毕”的意义,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尝试。当然,若非身体等客观原因,毕业生应慎重选择“延毕”。而基于用人单位对“延毕”学生的负面看法,打破挡在毕业生面前的“玻璃门”,实现高等教育人才“出口”和劳动力市场人才“入口”的有机衔接,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,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。